开云体育app-河南黄河遭遇失败,需重新调整

开云体育 阅读:40 2025-10-15 21:56:20 评论:0

  教育部“全国教育系统微博微信联盟”成员单位

  

  

  陕州区地处三门峡腹地,总面积1763平方公里,辖4镇9乡256个行政村,总人口34.6万人。目前,全区共有义务教育学校49所(初中17所、小学32所),教学点43个,特殊教育学校1所。义务教育在校生17736人(初中6474人,小学11262人),教学点在校学生758人,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14人。义务教育阶段有教师2041人(初中973人,小学1068人),教学点有教师179人,特殊教育有教师26人。

河南黄河遭遇失败,需重新调整

  

  

  

  

  近年来,我区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,把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力抓手,突出重点,统筹推进,全区教育事业呈现出发展均衡化、管理规范化、机制多元化、办学特色化的良好态势。尤其是在义务教育均衡创建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,2016年11月顺利通过“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(区)”评估认定,成为我区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:

  一、摸清底子,明确任务,迅速启动均衡大幕

  陕州区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县区,由于经济基础薄弱,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落后。自1998年“普九”以后,在义务教育发展上投入较少,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提高远远落后于教育和时代发展的步伐。根据《河南省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评估表(试行)》和《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(试行)》,我们经过拉网式排查后发现:一是办学条件标准低。全区49所学校中,仅有1所学校当时勉强达到最低标准85分,其余学校均不达标;二是资源配置不均衡。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际间差异系数小学和初中均超标10个百分点;三是资金投入不到位。全区均衡资金累计缺口6686余万元。四是办学水平有差距。学生流失严重,部分乡镇师资队伍老化,学科教师紧缺,校园文化品位不高等。按照省、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创建的时间表和路线图,我区要在2015年完全达到国家基本均衡县评估指标要求,2016年通过省评估验收和国家实地认定。面对国家、省、市的时间表和路线图,面对我区办学条件的巨大差距,面对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热切期盼,我们压力山大,犹豫徘徊,而又别无选择。针对这一现状,区委、区政府领导高瞻远瞩,果断拍板:无论有多大困难,我们都要想方设法,克难攻坚,打赢这场攻坚战,如期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县的创建任务。为此,区委、区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,迅即先后组织召开了政府常务会、县委常委会,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,确立了“政府主导、统筹城乡、分步实施、协调发展”总体工作思路,修订完善了《陕县“十二五”教育体育事业发展规划》、《陕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》等战略性文件,明确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方向,形成了“政府重视、部门联动、强力推进、均衡发展”的良好格局。

  

  

  二、科学规划,精准施策,扎实推进均衡创建

  在义务教育均衡创建工作中,我们一是规划先行。坚持科学规划学校布局,制定了《陕县“十二五”期间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(2013-2015年)》,全区规划了49所义务教育学校、43个教学点,确保满足学生就近上学的需要。二是夯实责任。区委、区政府与各乡镇、县直各部门层层签定了目标责任书,明确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,建立了工作台帐,夯实了工作责任。三是学习经验。组建了均衡创建办公室,明确人员分工,召开了动员会、推进会、促进会、现场会、观摩会,先后5次分赴灵宝市、义马市、湖滨区等地参观学习,汲取经验,查缺补漏,学以致用。四是分步实施。按照分步分类推进的原则,我们经过研究后确定2014年完成24所义务教育学校达标任务,2015年完成25所义务教育学校达标任务,2016年完全通过国家实地认证。针对资金短缺问题,将乡镇学校均衡资金,按照乡镇1/3、区2/3的任务分配办法,我们依据1:2的比例,采取以奖代补方式,奖励驱动乡镇学校均衡投入的积极性。五是强化督导。近年来,市政府教育督导团先后多次组织市人大、政协、编制、发改、财政等部门的领导专家,深入我区义务教育学校一线进行全程督导,做到了校校到、全覆盖,督导检查认真细致,把脉问诊直言不讳,对我区的均衡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。区督查室、区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、区教体局采取定期组团督导和不定期常态化督导,对督导排查出的问题,下达整改通知书,限期完成;对那些均衡工作推进有力、态势良好、成效突出的单位,适时召开现场会,辐射带动全区整体创建工作。六是严格问责。对重视不够、推进不力、影响创建大局的区直部门单位和各义务教育学校领导,加大督促和调整力度,严格实施问责,有力确保了创建进程和效果。

  

  

  

  三、突出重点,聚焦短板,着力破解均衡难题

  按照上级要求,均衡发展的评估重点有4大方面:一是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标(85分以上),二是县域内初中、小学校际差异系数要分别低于0.55、0.65,三是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评估得分在85分以上,四是公众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在80%以上。对照这4个方面要求,结合我区实际,经过反复研究和审慎思考,我区把问题和短板聚焦在学校建设标准化水平低、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师资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三个方面,我们把创建的重点放在“办学条件”改善上。

  为解决这些制约我区均衡发展的瓶颈,我们着重抓好了以下三方面工作:

  (一)狠抓硬件均衡这一着力点。硬件要达标,投入是先导。对此,区委、区政府狠下决心,不折不扣落实“三个增长”和“两个比例”。2012年以来,全区累计投入均衡发展资金1.6亿元,用于改善和提升办学条件。并从2014年开始,区财政每年还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,解决具备供暖条件学校的集中供暖问题,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,夯实了均衡发展的坚实基础。

  

  

  

  (二)优化资源配置这一失衡点。均衡发展的目标是提升中小学整体办学水平,不是削峰填谷,而是建峰填谷,有效实现县域内城乡的教育一体化的整体均衡。为此,我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“全面改薄”、“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”以及“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”等机遇,统筹规划,科学实施。五年来,全区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项目38个、校舍安全工程30个,食堂改造工程35个,添置教学仪器9000余件、图书21.3万册、计算机5100 台、多媒体1300套,实现了农村学校和城区办学条件的基本均衡。

  

  

  

  (三)突出师资均衡这一关键点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,提高优秀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,是破解均衡发展难题的关键。近年来,我区把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“源头活水”,通过建立教师补充、教师培训、校长教师交流“三个机制”,力促城乡学校师资力量日趋均衡。三年来,全区共招聘教师316名、组建名师工作室20 个、中小学校长教师各类培训率超过100%,先后交流校长23名、教师107名。同时,累计投入1100余万元,用于奖励优秀校长、教学名师、优秀班主任,发放深山区教师补贴、实施高中教师低职高补等,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应区情教育实际的师资建设之路,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,一支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师资保障。

  

  

  四、总结经验,乘势而上,强化内涵发展引擎

  在陕州区委、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,2014年10月,陕县被评为“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”;2016年8月,通过“河南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(区)”评估验收;2016年11月,通过“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(区)”评估认定。尤其是在国检中,我区被抽检的8所成建制学校、4个教学点全部达到了85分以上,初中、小学校际差异系数分别控制在0.44、0.61,政府工作总评得分为88.2分,在由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参与的群众满意度测评中,均衡发展满意率高达98.8%。

  我区顺利通过市、省和国家三级均衡评估验收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,关键在于:摸清了困难的底子,拿出了攻坚的勇气,做出了科学果断的决策,完善了统筹推进的机制,抓住了硬件整改的重点,发扬了苦干实干的精神,开出了均衡提速的良方,破除了制约发展的瓶颈,实现了质量提升的目标。总的体会是: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,领导重视是前提,经费投入是保障,科学规划是关键,学校建设是核心,队伍建设是重点,督导评估是动力,质量提升是根本。

河南黄河遭遇失败,需重新调整

  下一步,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,全面落实教育工作部署,巩固提升均衡创建成果,努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向优质高位均衡发展,倾力打造“教育强区”,为建设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三门峡教育做出新的积极的贡献!

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。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开云体育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发表评论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